這兩天,一款增強現實(AR)的游戲刷爆APP STORE,全球熱議。因為難抵熱情的玩家,澳大利亞某警局甚至公告,禁止到派出所內捕捉小精靈……
“那些正嶄露頭角的寶可夢訓練師們!《精靈寶可夢:GO》的忠實玩家,盡管達爾文市警局可能被游戲標記為Poke stop(精靈捕捉點),提示你們不必真的闖進警局大門,在附近你們也可以獲得精靈球哦。對了,有空多抬頭看看四周,說不定它們就在你手機旁邊或者馬路對面。穿山鼠跑得并不快。注意安全并把它們捉個精光!”
是的!我說的就是游戲《精靈寶可夢:GO》!“精靈寶可夢”是啥?沒聽過這個名字沒關系,但《寵物小精靈》《口袋妖怪》《神奇寶貝》(中文標準名,妖怪有違社會主義價值觀 TOT)總聽說過吧?還沒有,那這個一定有—— “皮-皮-皮卡丘!”
就是這個風靡20年的啞巴小萌物和它的小伙伴們,最近又掀起了一股熱潮,僅僅一天,就登頂IOS北美榜單,刷新登頂最快記錄。而僅僅三天,這款游戲的發行方任天堂公司股票暴漲53%,市值增加621億人民幣!!!
游戲之所以大受歡迎,就不得不提《精靈寶可夢》這個超級IP,1996年首部游戲誕生在任天堂的游戲機GameBoy上,先后在掌機和電視游戲機上推出過近50部游戲,22部動畫電影,五部電視動畫,不計其數的游戲紀念品和周邊產品。很多玩家都是從小看到大,玩到大的,至今仍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。
動畫片
漫畫
為了保護Pokemon這個IP,游戲原開發者GAME FREAK和發行公司任天堂還單獨成立了Pokemon Company,專門用于版權相關的開發和管理,而游戲開發流程也變成了Pokemon Company委托——GAME FREAK制作游戲——任天堂獨占發行的商業模式。
在沒有成立Pokemon Company前,各個產品(游戲、動畫、紀念品及其他授權)制作公司都分別持有部分版權,結果導致消費者認知混亂,比如某些媒體上曾經出現會說人話還是英語的皮卡丘。(官方設定它只會說“PI-PIKA——CHU”這幾個音節!) 游戲
為了保持Pokemon的純潔性,專門管理版權的Pokemon Company就出現了。這次《Pokemon GO》的制作就是由Pokemon Company提供故事,Niantic公司提供AR技術支持和制作,任天堂負責發行。而按照蘋果APPSTORE的分成模式,《Pokemon Go》 在App Store收入的30%屬于開發者Niantic,30%屬于蘋果,30%屬于Pokemon Company,而只有10%屬于任天堂。
講故事的Pokemon Company拿走了近三分之一的利潤,這就是知識產權的價值。曾有人給《精靈寶可夢》這個IP估算過,每年有超過15億美金的品牌收入產生。版權應該怎么開發,這群陪伴我們長大的小萌物真的給我們好好上了一課!
周邊產品
會講故事的Pokemon Company輕松收取授權費,離不開對精靈寶可夢版權的深度挖掘和管理,大IP的背后一定有能夠對版權進行管理和保護的人。比如迪斯尼,不看動畫片的也知道迪斯尼主題公園是個很好的游樂園!!!
版權價值有多高?今年四月Hollywood Reporter 就扔出了一枚重磅炸彈——精靈寶可夢將斥巨資拍攝大電影,相傳傳奇影業、華納兄弟影業、索尼影業三大業界巨頭將圍繞這一世紀級黃金 IP 展開一場版權爭奪戰。
嗯,我就是有故事,你有錢嗎?
——Pokemon Company
先風原創,轉載需注明出處。文中配圖僅用于說明觀點,版權屬于原作者,如有不妥,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或支付稿酬。